2022 高雄電影節─影劇國際講座
雄影太空船將帶領你穿梭四大主題宇宙:台灣故事、GL 愛情、港台交流、特攝經典,我們邀請到重量級講者擔任各個影劇宇宙的宇航員,分享專業觀察和經驗,沿途為你開啟一個個新的觀景窗,帶領你看見不同的影劇風光。
今年, 2022 年高雄電影節透過影像放映以外的方式,以帶狀主題式的講座規劃,讓觀眾看見故事夾縫中的情感星光、創作者腦袋中的思緒靈光,甚至是探索鏡頭後那片神祕的影像奧祕。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講題 |
10.08 SAT. | 15:00-16:30 |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B1小劇場 | 魏德聖《臺灣三部曲》電影未盡之路 Director WEI Te-sheng's Taiwan Trilogy Journey |
10.09 SUN. | 15:00-16:30 |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B1小劇場 |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花香迷霧中的女女戀愛 Fragrance of the First Flower —Girl's Love in the Mist of Floral Fragrance |
10.15 SAT. | 13:00-14:30 | 喜樂時代影城4廳 | 台港影視匯流:香港創意,台灣製造! Confluence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Cinema: Hong Kong's Creativity Blooms in Taiwan |
10.22 SAT. | 14:00-15:30 |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際會廳 | 經典不敗的哥吉拉和超人力霸王幕後揭密—「我就這麼喜歡特攝電影呀!」 The Secrets Behind the Classics Godzilla and Ultraman ─ “I Love Special Effect Movies This Much” |
10.22 SAT. | 16:00-17:30 |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際會廳 | 日本機械設計美學打造科幻異世界 Japan's Delicate Aesthetics of Mechanical Design Builds A Cool Sci-fi World |
10.23 SUN. | 14:00-15:30 | 內惟藝術中心1廳 | 打開影像魔法的鑰匙──電影美術的神秘力量 The Key to The Magic of the Films—The Mysterious Power of Production Art Designer |
10.29 SAT. | 16:30-18:00 | 喜樂時代影城6廳 | 人比鬼還可怕?用恐怖片直視人心深層恐懼與黑暗 People Are Scarier Than Ghosts? Look Directly into People's Deepest Fear and Darkness via the Horror Movies |
10.30 SUN. | 14:00-15:30 | 喜樂時代影城4廳 | 當女孩長大成女人,我們仍需要故事療癒 When A Girl Becomes A Woman, We Still Need Stories to Heal Our Heart |
講座場場免費報名參加,座位有限,報名請上「高雄幣平台」
更新!10.08-10.09活動場地異動至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B1小劇場,影迷朋友請別跑錯場地!
10.08 台灣故事:魏德聖《台灣三部曲》電影未盡之路
2020年魏德聖導演啟動《台灣三部曲》電影計畫,希望讓更多人知道1624年大航海時代正是世界走進臺灣、臺灣迎向世界的開始,期待帶觀眾重回大航海時代的台灣,看見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在同一塊土地上互相激盪出影響台灣深遠的史詩故事,並以此作為自己拍片的重要使命。無奈辛苦籌備多時,歷經籌資、勘景、搭景、考據等等重重難關,疫情的爆發迫使電影轉型為動畫,卻從沒削減魏導的堅持與熱情。魏德聖導演現身分享,關於走在這條築夢艱辛的《台灣三部曲》電影未盡之路上的未竟之志。
講者介紹

魏德聖/導演
畢業於遠東工專(現遠東科技大學)電機科,非本科系出身的魏德聖帶著對影像的執著從拍片現場的最基層開始歷練。曾任《麻將》副導、《雙瞳》策畫,於2008年執導電影《海角七號》創下全台五億三千萬台幣的賣座成績,打破臺灣影史票房紀錄,至今仍為國片票房紀錄保持者,並獲第45屆金馬獎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2011年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入選奧斯卡外語片九強,其他電影作品尚有2014年監製、編劇的《KANO》和2017年導演、編劇的《52Hz, I Love You》。魏德聖不斷致力於電影產業水平的提升,他對臺灣歷史的爬梳及影像化成果也影響了一代人心中對這塊土地的認識。目前正在全力籌備最新計畫《臺灣三部曲》。
參與過的電影作品
ー 《麻將》(1996)|副導演
ー 《七月天》(1999) |導演、編劇
ー 《雙瞳》(2002)|策劃
ー 《海角七號》(2007)|導演、編劇
ー 《賽德克.巴萊 上集—太陽旗》(2011)|導演、編劇
ー 《賽德克.巴萊 下集—彩虹橋》(2011)|導演、編劇
ー 《KANO》(2014)|監製、編劇
ー 《52Hz, I love you》(2017)|導演、編劇
ー 《臺灣三部曲》(籌備中)|導演、編劇
10.09 GL愛情:《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花香迷霧中的女女戀愛
女孩之間的愛情萌芽之際,空氣中出現一陣花香。入圍金鐘五項獎項的GL劇《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透過溫柔的鏡頭,捕捉兩個女孩之間彼此試探與進退,細膩刻劃女孩的心思與掙扎,導演揉合了對性別議題的觀察與反思,在每一位觀眾心中留下一抹美好。
本次邀請GagaOOLala創辦人杰德影音林志杰執行長、鄧依涵導演分享故事的源起,演員程予希、林辰唏分享詮釋女孩情愫的過程,希望用動人的故事喚起更多人對於性別議題的理解與關注。
講者介紹

林志杰/杰德影音暨GagaOOLala執行長
杰德影音創辦人。「2021年度同志職場管理人榜單」第8位,台灣唯一的入選者。
專精於電視頻道發行、內容開發製作、廣告行銷及全球OTT服務,至今引進超過20個境外電視頻道,長期與NBCUniversal、ViacomCBS、A&E等全球大型媒體品牌跨境合作。2017年獨步亞洲創立全球最大LGBTQ +暨 BL影音串流平台GagaOOLala,會員數超過200萬人。

鄧依涵/導演
加州藝術學院導演碩士,台大心理碩士,出生宜蘭,曾居洛杉磯,駐村蘇格蘭,現職影像編劇、導演,喜愛感受生活中的一切。
擅於刻畫細膩情感,捕捉細節,探討性別、自我認同與成長主題,曾獲優良電影劇本獎、短片輔導金、加州新銳女導演獎、文策院x GagaOOLala國際提案大會金獎,編導作品《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入選東京影展、法國里爾影展、BFI Flare、Outfest、Frameline,並入圍第57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節目獎、編劇獎與導演獎。

林辰唏/演員
「表演工作不但能與觀眾共鳴、感動, 也讓我能夠自我探索與成長。非常期待每個角色與表演的機會,更希望能夠一直一直地表演下去——直到世界末日。」
2008年因拍攝機車廣告「彎道情人」走紅,之後參與多位港台歌手MV作品拍攝,包括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方大同的《小小蟲》及多部電影包括《第36個故事》及《殺手歐陽盆栽》。2013年以電視劇《罪美麗》入圍第48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2021年以迷你劇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

程予希/演員
臺灣女演員,2010年起演出多部劇集作品,近來嘗試多種風格不同角色,演出戲劇作品包含:《那年,雨不停國》、《原來是美男》、《滾石愛情故事-挪威的森林》、《最佳利益》、《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決勝的揮拍》等、演出電影作品包含:《5月一號》、《我的蛋男情人》、《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等。同時與林思宇(宇宙)一起主持「閨屬感」Podcast,分享戲劇、生活、星座、書籍等各類主題。
10.15 港台交流:台港影視匯流──香港創意,台灣製造!
近年來許多香港影視創作者來到臺灣創作,帶著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珍貴經驗和對電影的熱情,來到台灣自由民主的土地,希望栽下創意的種子,期待在不遠的未來可以開出圓夢的花朵。從香港遷徙到臺灣,導演和編劇看見什麼樣不同影視產業風景?面對台港影視圈環境的變化,如何在其中找到利基點發揮所長?又會有什麼難題等待著被克服?如何和臺灣的影視夥伴找到溝通的共鳴點,進而將腦中的電影夢,具體拍攝成深刻的故事?三位香港影視創作者皆曾獲金馬肯定,他們將分享自身經驗、剖析台灣影視創作圈的異同。
講師介紹

黃勁輝/編劇
編劇、導演、作家。電影編劇作品《奪命金》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並獲第49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以及《鍾無艷》、柏林影展觀摩作品《辣手回春》等。導演作品「他們在島嶼寫作2」系列之《劉以鬯:1918》、《也斯:東西》,舞蹈短片《遊園驚夢》、《時光》等。學術著作《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推薦獎,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贈「藝術家年獎」。著有小說《張保仔》、《香港:重複的城市》等。

黃綺琳/導演
2012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藝術碩士。影視編劇、導演、填詞人,編導「鮮浪潮」短片獲2013年「鮮浪潮(公開組)」最佳劇本獎。編劇作品包括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及《歎息橋》。憑首部編導電影作品《金都》獲第三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及第五十六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提名。

朱凱濙/導演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士學位畢業,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藝術碩士學位畢業,主修電影製作;曾參與紀錄片《水底行走的人》拍攝及剪接。她擅於描繪家庭和關係中微妙的複雜性。以其編導短片作品《紅棗薏米花生》獲得 2019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最佳導演與鮮浪潮大獎、第 56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等獎項;2016年成為釜山亞洲電影學院學員。2019 年入選釜山電影學院(AFiS) 及金馬電影學院,2020 入選柏林影展新銳營及富川奇幻電影學院;其後,她獲得mm2 新晉導演計劃 mm2 大獎,得到電影長片合約一張。
10.22 特攝經典:經典不敗的哥吉拉和超人力霸王幕後揭密—「我就這麼喜歡特攝電影呀!」
全球經典的怪獸角色「哥吉拉」和宇宙英雄「超人力霸王」,在日本影史中曾多次翻拍,呈現大時代的變化和電影製作技術的進步,擄獲全球各地的粉絲的心。
樋口真嗣導演1984年跟著「哥吉拉」進入電影圈,2016年親自執導「正宗哥吉拉」電影,最新作品《新ㆍ超人力霸王》甫於2022年9月16日於台灣上映,再次引起旋風。樋口導演如何跨越年代隔閡,讓充滿時代感的角色與故事再次驚喜觀眾?如何利用特攝的技巧,從不真實的事物中創造出令人深信不疑的真實效果呢?如何透過電影鏡頭捕捉虛構的角色,帶給觀眾真實的感動瞬間?
講者介紹

樋口真嗣/導演
1965年9月22日出生,1984年以擔任《哥吉拉》造型助手嶄露頭角而進入電影圈。
1995年擔任《卡美拉 大怪獸空中決戰》的特攝導演,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特別獎特殊技術獎。
2007-2009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系列第一彈「序」和第二彈「破」,負責分鏡和意象板。
2012年以《傀儡之城》入圍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
2016年擔任《正宗哥吉拉》導演及特攝導演,榮獲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2017年執導NHK大河奇幻劇《精靈守護者 最終章》。
最新作品為《新超人力霸王》,台灣於2022年9月16日上映。
1965年9月22日生まれ。1984年「ゴジラ」にて映画界入り。
1995年『ガメラ 大怪獣空中決戦』で特技監督を務め、日本アカデミー賞特別賞を受賞。
2007~09年『ヱヴァンゲリヲン新劇場版』シリーズ第1弾「序」と第2弾「破」では、絵コンテやイメージボードなどを担当。
2012 年「のぼうの城」で「日本アカデミー賞優秀監督賞」を受賞。
2016 年監督と特技監督を務める「シン・ゴジラ」で日本アカデミー賞最優秀作品賞、最優秀監督賞を受賞。
2017年 NHK 大河ファンタジー「精霊の守り人 最終章」で演出に参加。
最新作は「シン・ウルトラマン」
10.22 日本機械設計美學打造科幻異世界
荒牧伸志,日本CG動畫界的王牌人物之一,與宮崎駿及押井守共同獲MTV選入世界前11名仍在世的動畫導演。無師自通學會機械設計繪畫,以其精緻細膩的機械設計風格,參與《原子小金剛》、《火影忍者》、《鋼之鍊金術士》、《科學小飛俠》等知名動畫製作。2004年執導日本首部全CG動畫電影《蘋果核戰》,其深具特色的影像風格,不僅在日本赫赫有名,好萊塢亦主動跨海邀約合作,請其執導《星艦戰將》電影系列第五部。
本次講座邀請荒牧導演跨海蒞臨高雄電影節,現身說明如何透過寫實帥氣的機械設計、靈巧變換的分鏡設計,建立整個動畫作品的獨到世界觀,帶領觀眾走入他所打造的科幻世界。
講者介紹

荒牧伸志/導演
1960年10月2日出生於福岡。以擔任機械設計師在動畫界嶄露頭角。在《太空戰神》(1983)、《餓沙羅鬼》 (1998)、《原子小金剛》 (2003) 和 《RIDEEN》 (2007) 等作品中展現了他的才華。他參與了 OVA《金屬外殼MADOX-01》(1988 年)的草稿,並完成了他的導演處女作。 2004年,根據士郎政宗的《攻殼機動隊》原作,發表了《蘋果核戰記》。運用全3DCG、卡通渲染、動態捕捉等技術,這部劃時代的作品不僅受到了日本粉絲的好評,在海外也獲得許多讚賞。 2007年,執導續集《蘋果核戰:機械人的背叛》,同樣獲得高度評價。 2009年,在Animax播出的電視劇《毒蛇信條》擔任總導演。
其他作品包括:電視劇《鋼之煉金術士》(2003-2004,製作設計)、OVA《泡泡糖危機》(1987-1991,製作設計)、《機動戰士鋼彈 MS IGLOO》(2004-2006,機械設計);電影《乒乓》(2002,故事分鏡)、《火影忍者劇場版:大活劇!雪姬忍法帖!!》(2004,機械設計)、《劇場版 鋼之鍊金術師 香巴拉的征服者》(2005,製作設計)、《星艦戰將:侵略者》(2012,導演),《宇宙海賊哈洛克船長 》(2013,導演),《蘋果核戰記:阿爾法》 (2014 ,導演)、《星艦戰將:火星叛將》(2017 ,導演)等。
最新作品為《超人力霸王》和《攻殼機動隊SAC_2045》。
1960年10月2日、福岡生まれ。メカニックデザイナーとしてアニメーション界で頭角を現し、『機甲創世記モスピーダ』(1983)や『ガサラキ』(1998)、『鉄腕アトム』(2003)『RIDEEN』(2007)などの作品で才気を発揮。OVA『メタルスキンパニックMADOX-01』(1988)では原案を手掛けるとともに監督デビューを果たす。2004年には『攻殻機動隊』の士郎正宗原作による『APPLESEED』を発表。
フル3DCG、トゥーンシェーディング、モーションキャプチャーという手法を用いた、この画期的な作品は日本のファンは元より海外でも賞賛の声を集めている。2007年にはその続編『EX MACHINA』を監督し、ここでも高評価を獲得。2009年にはアニマックスで放映されたTVシリーズ『VIPER’S CREED』を演出。
他の作品にはTVシリーズに『鋼の錬金術師』(2003~2004・プロダクションデザイン)、OVAでは『バブルガムクライシス』(1987~1991・プロダクションデザイン)『機動戦士ガンダムMS IGLOO』(2004~2006・メカニックデザイン)、映画では『ピンポン』(2002・ストーリーボード)、『劇場版NARUTO-ナルト-大活劇!雪姫忍法帖だってばよ!!』(2004・メカニックデザイン)、『劇場版 鋼の錬金術師 シャンバラを征く者』(2005・プロダクションデザイン)、『スターシップ・トゥルーパーズ:インベイジョン』(2012・監督)、『キャプテン・ハーロック』(2013・監督)、『APPLESEED α』(2014・監督)、『スターシップ・トゥルーパーズ レッドプラネット』(2017・監督)等がある。
最新作は、『ULTRAMAN』『攻殻機動隊 SAC_2045』。
10.23 打開影像魔法的鑰匙──電影美術的神秘力量
如果電影是種影像魔法,電影美術就是打開影像魔法的關鍵鑰匙。無論是歡樂、寫實、夢幻、詭譎,電影美術透過道具的擺設安排、場景的設計配置、符號的藏匿和解讀、色彩的使用調配等等,將文字劇本中的世界具象化呈現在觀眾眼前,並注入創作團隊和演員的靈魂,使其生動真實,產生渾然天成的世界觀。而身為電影美術,要如何擁有這樣的神秘力量?又如何詮釋劇本、在故事中琢磨出特色,並透過巧思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中,讓空間氛圍觸動每一位觀眾,使觀眾為之著迷。
講者介紹

菲力浦‧巴克/導演、電影美術
1955年生於英國,創作領域橫跨短片及裝置藝術,也是艾騰・伊格言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作品常展現對電影本質與攝影機兩造關係的關注,探究觀看與被看間的張力。2017年《魅影情釣》獲溫哥華影展最佳加拿大短片。個人回顧專題「怪奇機器」(Strange Machines)自2019年起於世界各地巡迴展出。
蔡珮玲/電影美術
1996年二月進入廣告圈擔任美術設計至今逾二十年,參與超過七百支廣告。
2008年起擔任電影美術指導及藝術總監, 參與的《如夢》、《星空》、《南方小羊牧場》、《血觀音》、《夕霧花園》入圍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並同時以《夕霧花園》獲得第56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擔任美術指導之《擺渡人》則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
2013年以《南方小羊牧場》獲得第15屆臺北電影節最佳整體技術獎,2014年以《迴光奏鳴曲》獲第9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美術師。
曾擔任第55屆金馬獎複審及決審評審;第54屆金鐘獎及第56屆金鐘獎複審及決審評審;2020年臺北電影獎複審及決審評審。2021年高雄電影節及桃園電影節評審;2022年金穗獎決審評審。
10.29 人比鬼還可怕?用恐怖片直視人心深層恐懼與黑暗
你喜歡恐怖電影嗎?你也喜歡在漆黑的電影院裡,體驗刺激可怕的聲光效果,既享受又緊張地等待著恐怖降臨嗎?近年來恐怖片在台票房的屢創佳績,靈異、鬼怪、血腥、暴力、瘋狂、噁心等等,不同類型的恐怖片構築出不同的噩夢世界,不僅僅以鬼嚇人,更教人恐懼的往往是潛藏背後的黑暗人性。
被許多影評人喻為2021年最恐怖的恐怖電影《薩滿》,由泰國名導班莊‧比辛達拿剛執導,我們將邀請導演親臨高雄電影節剖析恐怖片的元素,與我們分享這些駭人的故事如何誕生?那些恐懼的根源深處又藏著什麼待發現的秘密?
講者介紹

班莊‧比辛達拿剛/導演
電影《淒厲人妻》(PEE MAK)導演,該作為泰國影史最高票房,10 億泰銖票房,千萬人次入場。
班莊‧比辛達拿剛從他的電影處女作《鬼影》 (2004) 成名,該片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都廣受好評。此後,班莊成功推出數部作品,例如屢獲殊榮的《連體陰》 (2007)、恐怖喜劇綜合片 《鬼4虐》 (2008) 和 《鬼亂5》 (2009),以及熱門浪漫喜劇 《你好,陌生人》 (2010) 。班莊憑藉其帶有恐怖色彩和精彩對白的喜劇標誌,班莊以《淒厲人妻》(2013)創造了歷史,打破了泰國的票房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泰國電影,全國票房達 10 億泰銖,入場人數達 1000 萬。 2016年,他以愛情劇《一日戀人》做為新的轉捩點,班莊將他的成就歸功於努力工作,並且總是迎接新的挑戰。
他的最新作品《薩滿》 (2021)為泰韓跨國合製電影,由羅泓軫監製。這部電影在全球都受到好評,並成為各國歷史上排名第一的泰國電影。
Director of PEE MAK – Thailand’s Highest Box Office of All Time for Thai Films
One Billion Baht Box Office with 10,000,000 Admissions
Banjong Pisanthanakun made a name for himself since his feature film debut SHUTTER (2004), which was critically acclaimed in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Since then, Banjong is no stranger to success with his follow-up films like the award-winning ALONE (2007), horror-comedy omnibuses 4BIA (2008) and PHOBIA 2 (2009), and the big-hit romcom HELLO STRANGER (2010). With his signature of comedy with horror overtones and sharp dialogues, Banjong made history with PEE MAK (2013), which broke Thailand’s box-office record and became the highest box office Thai film of all time with one billion baht nationwide and ten million admissions. In 2016, he took a new turn with a romantic drama ONE DAY. Banjong puts his achievements down to working hard and is always taking up new challenges.
His latest work is THE MEDIUM (2021), a Thai-Korean coproduction, produced by Na Hong-Jin. The film has well accepted in all territories and becomes all-time number one Thai film in various countries.
10.30 當女孩長大成女人,我們仍需要故事療癒
每天緊追進度看著偶像劇女主角的戀愛故事,想像未來與帥氣溫柔的男主角墜入愛河,這是許多人少女時候的美好回憶。隨著時間過去,小女孩長大成青澀的職場菜鳥,穿著套裝、踩著高跟鞋奔波一天後,回到家打開都會女性職場劇,渴望重新在女主角的打拼故事中找到力量。再成熟一些、走入家庭後,在事業成就與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空隙中追劇,隨著女主角在
婚姻、親子、婆媳關係中心情起伏、努力尋求生活的平衡,既為日常的煩惱找到情緒出口,也總期待透過劇情,得到溫柔的同理與回應。如果少了這些以女性成長題材的好故事,生活真是少了很重要的滋味呢!
日本王牌編劇野木亞紀子是日劇的收視保證,擅長塑造引發共鳴的女性角色,而臺灣的嚴藝文導演和黃馨萱編劇則成功打造風靡全台的《俗女養成記》,說出千千萬萬個陳嘉玲的故事與心聲。高雄電影節精心安排三位講者登台對談,分享如何將文本改編成動人劇本,如何在故事中打造抓住人心的成長現場,陪伴女生們從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找到療癒自己、繼續前進的力量。

野木亞紀子/編劇
編劇,電影作品有《請叫我英雄》 (アイアムアヒーロー)、《圖書館戰爭》及動畫電影《犬王》等。以《罪之聲》 (罪の声)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改編原作的電視劇包含《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重版出來!》、《月薪嬌妻》(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原創電視劇作品包含《法醫女王》(アンナチュラル)、《MIU404》、《古瀧兄弟出租中》(コタキ兄弟と四苦八苦)等。2018年以《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榮獲頒發給日本電視劇原創編劇的「向田邦子賞」。

嚴藝文/編劇
嚴藝文,同時身兼演員、導演、編劇等工作,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研究所畢業後,參與過劇場、電視劇、廣告演出,蓄積表演能量、三度入圍金鐘獎後,至2015年以公視人生劇展《天使的收音機》榮獲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演而優則導,2020年自編自導電視劇《俗女養成記》、2022年再推出《俗女養成記2》席捲全台,入圍金鐘15項大獎。現與影后楊貴媚、戲后鍾欣凌攜手主持的實境節目《老少女奇遇記》。

黃馨萱/編劇
又名黃小貓。編劇、演員、小說家、畫家。代表作品舞台劇【相聲瓦舍】《誰殺了羅伯特》等。長篇小說《蟻獸出發》等。戲劇《俗女養成記》一、二季。曾入圍皇冠大眾小說獎、金鐘迷你劇集編劇獎等多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