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XR DREAMLAND
XR專文
:::

2024 XR DREAMLAND ft. 臺法沉浸式內容駐地開發計畫:《Sense of Nowhere》《瓶中的永恆花園》《岩城之夢》

紀錄/吳怡嫺︱編輯/游千慧︱核稿/蘇蔚婧


「臺法沉浸式內容駐地開發計畫:臺灣人赴法原型開發( Villa Formose Immersive - France Prototyping Residency)」共有3件正在測試階段的作品《Sense of Nowhere》、《瓶中的永恆花園》、《岩城之夢》,在影展期間,分別由主創及設計者講述、分享其創作歷程及現今成果。

2023 臺法沉浸式內容駐地開發計畫:臺灣人赴法原型開發

計畫名稱︱Sense of Nowhere
導演︱葉信萱

葉信萱導演直到去年(2023)為止還是一位動畫製作家,今年首度踏入VR界,她提及自己獲得許多人給予機會,才讓能在這個領域發展。發表開始前,她詢問在場觀眾是否曾有突然神遊、分心、突然人不在現場的經驗?她時常這樣神遊走進自己的世界。回到現實後,常問自己剛剛做了什麼?去了哪裡?她相信這是普世的經驗。

《Sense of Nowhere》是描寫一位女子在巴士上神遊的故事。30分鐘的單人體驗,以第一人稱視角,用手部追蹤來完成遊戲。第一幕是粒子的形態;第二幕開始進入物質世界,欲理解粒子的作用,盼有規則可循,便能與現實生活產生連結;第三幕來到想像中的潛意識的世界;第四則是回到現實、回到巴士上。

葉信萱分享自己的駐村體驗,她有2位厲害的導師,以及她拜訪過的工作室,都給予她許多回饋。VR測試也找到很多觀眾來體驗,很多人覺得有趣,作品原型也到法國新影像藝術節展演。目前第四階段尚待開發,此刻在P2倉庫展出,非常需要資金挹注,歡迎有興趣合作的朋友在體驗之後洽詢。最後葉信萱導演致敬自己的團隊,並且感謝大家。


2024 臺法沉浸式內容駐地開發計畫:臺灣人赴法原型開發

計畫名稱︱瓶中的永恆花園:不穩定系統中的無限演算與數位生命
創辦人︱吳哲宇

生成式藝術家吳哲宇的背景與電機相關,他認為「科學的終點是藝術,理性的極限是感性。」大學畢業後赴紐約就讀整合數位媒體,碩士論文是與音樂表達相關,作品常是視覺和音效結合而生。從事生成式藝術已四、五年,至今每天都在尋求更多藝術新的可能性。

吳哲宇最近一次演出,畫面中展示的是「Soulfish」,當手放上便可以看到不同靈魂的顏色。呈現非有機到有機,表達人的生活如何從無到有。

吳哲宇此次駐村計畫《瓶中永恆花園》,台灣叫「華德箱生態瓶」,是可自給自足、純有機的系統,再將人的反饋回到系統,成為連續不斷互動的過程。其作品概念中間是一個有機體,會有天氣的變化,意象輸出成為樂譜,最後經由羅賽塔石碑,將這些回饋生成詩或文章,成為循環的有機過程。

過程中吳哲宇再思考能否加入更多新的媒材或媒介,他舉例木星的大紅斑,是一個穩定系統中的不穩定,形成動態的循環。在他做的草稿樂譜中,想看人類如何解讀,在解讀過程中或有新思維。最後他演出自己的沉浸式聲光的之作,也提起希望與各方音樂家合作,歡迎對此計畫有興趣的朋友能進一步洽談。


2024 臺法沉浸式內容駐地開發計畫:臺灣人赴法原型開發

計畫名稱︱岩城之夢 
編劇、導演︱Joséphine DEROBE
聲音設計藝術家︱Côme JALIBERT

現場播放約瑟芬德羅貝(Joséphine Derobe)導演第一階段測試影片,其中有位義大利老人,是以極致方法深度研究岩石的薩丁尼亞(Sardegna,義大利半島西南方的島嶼)雕塑家皮努奇奥西歐拉(Pinuccio Sciola)。與《熊友靈》相似,於60平方公尺的場地可站10至12人,使用者之間會有非常多觸碰,更需要集體合作。

約瑟芬說明這整個旅程並非線性,未來要發展空間上的不同,以及更多層次的創作,這包括從過去、現在、未來的城市中,連結起參與者(或演員)和環境的互動關係。約瑟芬表示,找到這個城市是一個哲學上的思考,她與老人合作多年,這次駐村她也提取薩丁尼亞經驗,在老人的花園裡待上15天。

她認為最重要的元素是聲音,她進入商道或古蹟,收集聲音效果。她給自己的任務是用這些聲音的概念設計出高雄的城市天際線,她相信高雄必定如想像中的世界城市般有趣。

除了手的觸感之外,下一步她還想開發有氣味的體驗。約瑟芬與團隊從旗津的黑沙中也獲得許多啟發。企圖以石頭作為音樂的媒介,將是很大的挑戰。接下來第二階段測試約瑟芬歡迎大家加入,期待能收到更多的測試回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