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使邪惡有系統性的衍生至人性與社會階級之中,外部社會政治、經濟框架、由上而下的控制手段、極權下的全面監控,皆是形變出戰爭邪惡行為的根源,我們又該如何將個體意圖和日常行為如何重新置入善意的語境裡?「惡宇宙」曝現的是幾乎僅有一線之隔的現實與超現實,本單元羅列與橫跨一個世紀的反戰經典之作,藉由質地各自獨異的敍事體拚貼出得以聯覺當下現實的宇宙。
適逢法斯賓達逝世四十週年,藉此紀念這位德國新浪潮代表並聚焦細看他電影世界裡,如何透析戰後悲頹的德國光景與社會崩解下的人民餘生,引領觀眾一起進入他滿是無政府主義色彩濃烈的電影世界。一年平均至少拍攝二至三部影片的法斯賓達,不僅作品產量豐富且總是直指問題核心、絕不矯情地探究所有事物本質並轉化自身敏感、反感、和恐懼的事物;令人在觀影旅程中,徹底沉浸於他剝離層層表象的犀利敍事及被解構的赤裸真相,進而隨他解放心智。
菲利浦.巴克,1955年生於英國,創作領域橫跨短片及裝置藝術,也是艾騰・伊格言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作品常展現對電影本質與攝影機兩造關係的關注,探究觀看與被看間的張力。2017年《魅影情釣》獲溫哥華影展最佳加拿大短片。個人回顧專題「怪奇機器」(Strange Machines)自2019年起於世界各地巡迴展出。
她的最新力作《沒有煙硝的日子》被喻為今年直指烏俄戰爭的一記有力迴聲,以非一般反戰電影的姿態拿下日舞影展最佳導演;女性觀點的敍事手法與她的鏡頭緩而有力地凝視戰爭和悲劇帶來的創傷,同時彰顯女性處於父權世界之下展現的堅靭與被迫的犧牲。本專題也將透過放映她首支一鳴驚人的短片《玻璃罐裡的男人》,加上過往與導演也是她伴侶所共作的兩部劇情長片《邊境之歌》與《黑犬吠不廢》,延伸探討女性導演注入於影像創作之中的細膩觀察與面對權力結構的反動。
以匯聚台灣最新電影與劇集為主,本單元集結了以不同面向和類型為出發點的影像作品,結合半史實、半虛構的多重類型奇劇,讓人反思台灣土地點滴;少女的身體遊戲成為自我蛻變烙痕的憂傷;跨越雲端與現實,展現多元都市愛情樣貌的清新之作;少年夢想力抗霸凌者,融合武打與穿越元素的奇幻愛情故事;將女性在社會承受的苦悶與壓力化作抓狂式拳拳重擊,腦洞大開的魯蛇大反撲喜劇,部部精采體現電影漫遊於虛實之間的活力。
台文「有影」,意即「真實不虛」之事。為拓展新世代的台語戲劇,公視策劃的「台語有影」系列徵求多元的類型及題材,承襲過往台語片時代的豐富類型,今日的網路串流時代,更強調戲劇新創,希望以原創概念、有張力且具風格的情節來表現故事的獨特世界觀。本單元各以鮮明主題和敘事,淬鍊聚焦,讓觀眾能透視台灣影像創作者如何細琢台語片。
發掘世界各國導演的獨特敍事觀點,從呈現風格化影像手法的獨立電影,乃至展現不同國族的文化特色。今年收錄的12部國際新作囊括了從刻畫細膩家庭關係的療癒溫情,到以逐漸消弭的高地方言緩緩流述另類的熟齡成長之作,及後疫情時代跨越距離和語言隔閡的輕快喜劇,再到演技淋漓盡致、激盪出社會議題與暴力創傷的後事件之殤;另一端也有正能量飽滿勵志的真實熱血傳奇,和憂鬱質地的電影語言羅織出錯綜複雜的情感密網,以及青春與成人群像各自或以無畏的在生活中衝撞...
午夜小品、邪典片和各具視覺風格的類型電影,從微觀至宏觀,本單元網羅10部令影迷醒神,透過銀幕召喚眾生進入瘋狂張力至極的影像世界。聚焦各種瘋狂異質,挑戰影史爛到笑的屎尿與地獄梗噴飛;打破社會厭女教條和窒息式束縛的女子暴走;輕細的鏡頭語言打造另類青春純愛紀事;類紀錄片視角營造出超自然的的暖心奇幻;動畫結合紀錄片、穿越劇手法打造「龐克不死」真諦;以及譜寫世界容不下平庸的法式愛情狂想曲;中年人生失序的二度青春期;無人知曉的孩童時光背後是詭譎湧現的惡童殘酷物語;血腥駭人的心理極端驚悚之作,混融出喋血對戰的日式耽美。
年度主題「惡宇宙」之骨衍生出今年人民力量單元的軸心:烏俄之聲,其所選四部作品以撼動人心的新聞紀實影像和靜而有力的劇情敍事,對照出戰爭暴力下,層層切面所表露的形而上邪惡,以及現今烏俄戰事洪流裡的真實狀態。在大銀幕的光亮之下,我們更能清晰看見那些在極權之下成長並將覺醒付諸行動的年輕世代,堅韌地展現絕地而生的勇氣,為民主和家園抗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