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影展訊息
影展專欄
:::

【KFF 影展專書】《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河與人類,不夠親近的我們

編輯/游千慧 ▪ 核稿/路宗恩

當浩瀚宇宙中的「靈」與唾手拋卻的垃圾相遇、當「靈」住進堆積破敗物品的河流中的石頭裡,有了軀殼的它,竟孕育出了意識。

如此詭譎怪誕的設定,來自以《詠晴》奪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張誌騰導演。他的新作《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令人聯想到日本動漫《咒術迴戰》中生滅於人間的咒靈。靈體與餘裕的結合仍是河中垃圾,與《咒術迴戰》中的咒靈同具威脅性,卻受到人類的忽視。有趣的是,河川愈是惡臭腐敗,靈體則愈靈動。《河》片不以人類當作主角,卻刻刻反諷人類。喜愛關懷生態的張誌騰,這次用影像替大自然發聲,他認為「大自然什麼都沒有說,但其實什麼都說了。」

All About “It”

張誌騰:從小我就很喜歡關注生態,求學時我就讀的大學旁有條河,那條河即有名的瑠公圳,我很意外那麼有歷史意義的河川竟然是一條臭水溝。啟動這次的拍片企劃時,我正在Google Maps上研究在地的歷史文明,比如忠烈祠,我發現它的正對面有一條貫穿台北的河川。其實人類文明都是沿著河流脈絡演進,我就想,如果河流是一條生命的話,它會有什麼感受呢?於是就順著這個發想寫出了劇本。

寫著、拍著就發現惡臭的水溝好像不會只孕育出一個孩子,既然如此,就全部加進去吧,這就是《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的由來,英文的話就是sssss(笑)。

The Cosmic Essence of Life in Stones

張誌騰:石頭隨處可見,許多文化、文明都有和石頭相處的模式,例如有些地方有撿玉的習俗,也有用於祈福的瑪尼堆、巨石陣等等。而台灣很多地方都會有壺穴,河床上的石頭自然地會有坑洞的痕跡,這些痕跡剛好代表三顆眼睛,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表情,很貼切我對「主角」的想像,就設計了這樣的石頭。

拍攝期間我們選了一條位於市郊的河道,把它當生態瓶來經營。將防止垃圾流出的保護措施都安排好後,我們開始種土、覆蓋垃圾,再種植物。待種到開花後,再覆蓋一次垃圾,不斷反覆堆疊,是很大的工程,但整個過程很有趣。拍攝完成後當然有把整個環境都恢復原狀,只不過,有些長得很美的植物必須全部清除還滿可惜的。

這次劇情不以人類作為敘事主角,需用更多手段表現情緒。所以我把畫面比例當作一種語法來使用。有時候是從石頭孔縫偷窺的景象,有時切成 4:3 或寬銀幕,有著各種視野變幻的趣味。聲音也是關鍵,我先設想,如果靈誕生的話,祂會做什麼?祂會不會想唱歌?但我們其實無法與祂溝通、也無法聽見祂的聲音,只能全憑想像,因此我在片中保留下大自然的聲響,把這些原始素材串起來,變成旋律,讓觀眾聽見河川的生命力。

The River Reveals the Truth of Humanity

張誌騰:我很喜歡去京都鴨川那一帶旅行,發現人與河流能有和諧共存的關係。在台灣,城市中也有河流相伴,人們跟河卻不那麼親近。然而,河川乘載了我們的文化,它十分具有份量,我們都應該深入思考人與河的關係。

最初接觸環境議題時,看到本地被嚴重汙染的河流,再回想起小時候自己在河裡玩耍的美好印象,就覺得很無力。但憤怒也無法改變什麼,我只能盡力做目前我能做到的,所以我拍了一個關於城市與河川、人類與神靈的短片,《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裡面不只有一個孩子,而是許多事物的凝縮,希望觀眾能夠透過祂的眼睛,看看我們周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風景。

導演/張誌騰
台灣人,畢業於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是攝影師、燈光師,亦是導演。專注於透過鏡頭,關懷台灣的人文土地。作品有《醉生夢死》(攝影)、《詠晴》(導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