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大來賓】高雄焦點:南國幻夢 ✕ 張誌騰導演
今年高雄市電影館與公共電視再度攜手合作,推出「南國幻夢」短片輯。本集節目就讓我們歡迎其中一部短片《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下稱《河》) 導演張誌騰與聽眾分享他的創作路程。張誌騰導演過去曾以短片作品《詠晴》榮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這次他不以人物作為主角,反倒將河中垃圾作為初生靈體,藉由嶄新手法來為環境議題發聲。 |
提及片名的緣起,五個「子」的堆疊為該片增添怪誕風采。張誌騰導演解釋,本來的片名是「河裡的孩子」,但隨後期製作,他認為河裡好像不只一個孩子,便乾脆全部加回片名裡,而英文片名就是重複ssss。
隨時光流逝 隨河流演進
高山與溪流撐起台灣的草木薈萃。導演分享,自己就讀的世新大學旁邊正有一條瑠公圳。令他很意外的是,如此具有歷史價值的河流,竟然是條惡臭的水溝。一直很喜愛關懷生態的張誌騰導演,接到這次的短片企劃時,正好在研究Google Map上的歷史文明。他發現忠烈祠的前身是日本神社,而日本人非常講究神社的選址,必定是風水很好的寶地才能設立,因此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忠烈祠的正對面即有一條貫穿台北市的河川。
「其實人類文明都是依照河流的發展在演進。」如果河是生命的話,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或有什麼樣的感受呢?由此,導演寫下了他的想法,並發展成劇本。
導演分享,他去日本時發現人跟河其實是可以和諧共處的。但台灣似乎沒有一條河流是城市人可以與之很親近的。他認為「河承載了文化上的種種,它是有份量的、它跟人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大家要更思考一下跟河的關係是什麼。」
隨處可見 「石」來運轉!
千慧提到片中有很多石頭被堆疊的畫面,是否有什麼意涵?導演表示,石頭隨處可見,每個地方的文化都會產生和石頭相處的模式,像有些人會撿玉,還有用於祈福的瑪尼堆、巨石陣等等。石頭本身具魅力、堅強的形象。也有一些地質學家會專門研究河邊的石頭,藉此來觀察河流的演變,因此河流與石頭本是非常直觀的連結。
而台灣很多地方都會有壺穴。由於受到河水沖刷,所以河床上的石頭自然地會有坑洞的痕跡。這些痕跡剛好代表三顆眼睛,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表情,很貼切!導演也因此在片中設計了類似的石頭。
「種」出河川 貼身觀察
片中河川充斥著被人類唾棄的垃圾,有藥罐、腐爛的魚類等,看似敗壞的景象,卻彷彿裝置藝術般。導演分享,片中的場景都是劇組採實驗性手法所打造。
劇組申請了位在高雄內湖區的一小段河道,將其作為生態瓶來經營。首先把防止垃圾流失的保護措施都做好之後,便開始覆蓋土壤、種植物,再利用垃圾袋以讓那些植物好好生長;待植物開花後, 再覆蓋第二層垃圾,以此類推,不斷反覆堆疊,才打造出片中出現的河川。
導演提到整個種植過程非常有趣,大家會一起觀察垃圾的變化及一些生物的繁殖,是很有意義的生態觀察。 拍攝完成後,當然還是得把環境恢復原狀,但那些開出來的花其實很壯觀,甚至鄰居也覺得很可惜,直言說「那個花不要拿走好不好!」不過最後還是好好地收拾乾淨了。
聲歷其境 首次挑戰非人類主角!
片中不以人類作為主角,則必須運用更多手段來表現情緒,畫面比例便是其中一種語法。導演選擇以「靈」的視角來說故事,有時畫面會像是從石頭的孔縫看出去,有時也會出現4比3的畫面,從不同的維度觀看,其實都存在著趣味性。
除此之外,因為沒有演員,所以幾乎沒有台詞。千慧問到在讓故事完整化的過程中,最有挑戰或最困難的地方為何?導演表示,「應該是溝通吧。我覺得每一部片子最大的困難都是溝通,況且劇組人員也很不習慣這樣的拍攝模式,又沒有前例可供參考,所以就必須來回討論。」
張誌騰導演在前作《詠晴》裡選用的音樂為整部片畫龍點睛,至於《河》片的音樂又會如何安排呢?導演分享,河流本身即有各式各樣微小的聲音,如果拿著收音器材去聽的話,每一個孔洞、水管所彈回來的回音都不同,這些聲音都很實驗性。 他想到靈體若在河中以垃圾的型態誕生的話,會先做什麼?就想到祂應該會想要變成人類,那就得從嬰兒開始成長,而嬰兒誕生的首件事便是唱歌般的嚎啕。但我們無法聽到靈體的聲音,更無法與其溝通。由此,導演把這些大自然的聲響串起來,變成有音樂性的弦律,成為靈的聲音。
導演分享,「其實拍攝久了,就會發現大自然好像什麼都沒有說,但其實什麼都說了。」很多的污染是不可逆的。一開始接觸到環境議題,看到這些污染跟小時候存有的美好印象具有很大的落差時,會覺得很無力。 但有些事情就是注定會發生,導演認為「就做好我們能做的,畢竟憤怒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這次他選擇用影像來替大自然發聲,也期望喚起大家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2024高雄電影節年度系列主題「南國幻夢」短片輯,由高雄拍與公共電視攜手合作,包含三部全新短片作品:蘇懷恩導演的《Rungay》、張誌騰導演的《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及王彥蘋導演的《翌日》,均於10月高雄電影節世界首映。歡迎影友把握機會,自迷幻視角看見嶄新的高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