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F 影展專書】《白雪》:一夕失重的雪落
Discovering Takao: Kaohsiung Shorts 高雄拍
文/娜塔 ▪ 編輯/路宗恩 ▪ 核稿/游千慧
過往曾在多部作品如《趁她還記得》、《找死俱樂部》擔任編劇的黃鈺婷,在本次電影節帶來她初執導筒的作品《白雪》。自言受到中國第六代導演影響,黃鈺婷以精練短故事折射的場景,是觀眾難以從片名中想像的多重碰撞。 |
重返台灣民間作醮場景
《白雪》以「作醮」祭典展開,一位擁有賞雪夢的小女孩,與看似從事業有成返鄉,卻神秘兮兮的父親久違相聚。導演帶著這個故事雛形,與製作人沅君一起對場景進行了連串田野調查。當問起對於作醮場景的選擇時,她直率地睜大眼睛:「其實我就直接打給通安宮,問他們能不能去拜訪。我也沒想到一切就這樣開始了!」
最初,黃鈺婷選定了幾個地點如旱溪媽祖廟、蚵子寮通安宮等地做了田野訪問。她表示自己也是看了《蚵寮漁村小搖滾》紀錄片後,訝異這塊小地方竟與神明有那麼濃厚的牽連。「廟方幫我們備好了神桌,也提供空間給我們梳化,只希望我們把聖王拍得帥一點。」黃鈺婷笑說,「其實這些廟方工作者也都是少數留鄉的年輕人,所以劇本也根據與他們交流的經驗調整,把爸爸的角色設定為一個返鄉的人,期待帶著家庭去到更遠、更好的地方。其實《白雪》片中的角色都不是壞人,都只是想為了家庭做點什麼。」
失落的傳統成為舞台
拍攝過程中,作醮儀式雖然作為背景,卻為這圍繞在短短一天發生的一切添上重量。為期數週至一個月的儀式,會在最後一天宴請客人並且開葷,直到這天過去後,一切如常,加強了對於神明祝福與家庭失落的諷刺。「我們迎上了十幾年來的這次作醮活動,也是純屬意外。」黃鈺婷說道。在田野調查工作中,她訪問的前輩多半是蚵仔寮宮廟工作者。「老實說,參與在儀式的經驗的確很特別,你會感覺陰風陣陣,甚至那天要發生什麼事都有可能。」黃鈺婷認真說道。
「過去的作醮儀式相當盛大,我們還準備了比較機動的小團隊,想說可能會在忙著穿梭餐桌的人群中拍攝。沒想到今年情況就像片中呈現的,人其實很少。我們很意外會這麼冷清。整個場景成了我們的舞台。」而片中警察臨檢的情節,在過去其實是義工檢查禁帶肉品(作醮期間吃齋)的轉化。
不存在的雪 來自天上的觀照
這是一部舉重若輕的作品——片中圍繞的白雪意象,透過小女孩一整天帶著期待的等侯,與村里的祭典走向苦澀而失重的落雪。作為觀眾,我對於導演將結局停留在現實遁入虛幻、甚至願意帶著觀眾走進那龐大的意象,感到有趣。「白雪其實有三個層次:毒粉,白米,以及水晶球中的雪,」黃鈺婷說,「平安米(白米)象徵的人神祭祀交流,其實和團隊討論的過程中,也發現這讓片中的意象更豐富。」
片中呈現的世代落差,也反映出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疏離關係與對照。「但這部片其實很簡單,它關於是什麼讓我們一夕之間長大。」黃鈺婷說,「我還是願意讓神明還是有它的慈悲,要應許小女孩她的夢。」
導演/黃鈺婷
1988年生於彰化,目前就讀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編劇作品有公共電視《趁她還記得》、公視台語台《顧巢抾箬仔》;AXN《找死俱樂部》,並曾獲優良電影劇本優等劇本獎,目前正以製作人身分籌備製作長片《晚安,瑪卡龍》。 |